2025-07-23 13:40 来源:投资界 阅读量:19652
文章摘要
还记否,网友曾经自发评选国内市场上“最难喝饮料TOP5”,荣幸上榜的分别是崂山白花蛇草水、东方树叶、格瓦斯、黑松沙士、红色尖叫。 其中东方树叶让所有人看走了眼,伴随着无糖饮料风潮兴起而翻红,时至今日已经稳坐农夫山泉第二增长曲线的头把交椅。...
还记否,网友曾经自发评选国内市场上“最难喝饮料TOP5”,荣幸上榜的分别是崂山白花蛇草水、东方树叶、格瓦斯、黑松沙士、红色尖叫。
其中东方树叶让所有人看走了眼,伴随着无糖饮料风潮兴起而翻红,时至今日已经稳坐农夫山泉第二增长曲线的头把交椅。
难喝饮料圈的轮回叙事仍在继续,这次接住泼天富贵的是同样来自农夫山泉集团的产品——红色尖叫。
最近,在二手交易平台上,曾经5元一瓶的红色尖叫被炒到了68元、88元,甚至还有卖家挂出了8900元一箱的离谱价格,并表示:“升值的想象空间很大。”
看到这,我估计茅台的沉默震耳欲聋,说好的为信仰充值咋就变成了为难喝买单?
事实上,正如时尚是个圈,饮料界同样如此,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沧海遗珠重新被冲上岸。
而这一次的红色尖叫,究竟是随流量潮起潮落,还是能跟随东方树叶的脚步,彻底被市场和消费者所认可?
红色尖叫 让二手市场疯狂
一款商品只要打上了绝 版、甄选、最后一批等标签,其溢价空间就会大大延伸。
红色尖叫的翻红,恰有类似的意味。
在二手平台被炒到天价的红色尖叫,据卖家介绍:“这是20周年的限定款,有收藏属性,不是拿来喝的。”
这次热炒的,大多是那一时间段的存货。
不过到底谁在喝,是不少消费者的疑问,毕竟红色尖叫位居“五大难喝饮料”之首,即便打上了“养生”功能饮料的标签,但不少网友嫌弃那股浓郁的“腐烂草根味”,下不去嘴谈何消费。
可市场风向变得永远比市场营销快。
难喝,是红色尖叫最令人诟病的地方,同样是助推其出圈的流量密码。
毕竟这些年,凭借猎奇路线走红的食物不在少数,如折耳根方便面、臭豆腐味蛋糕、榴莲鸡翅等,每逢新的口味碰撞新的食物,总给人一种整个世界精神错乱的假象。
某种程度上,品牌想要的就是类似的效果,毕竟猎奇代表着流量,如若实现出圈即便销量不好,还是能省下一大笔营销费用,搞不好还能换来一个贴合年轻人的称号。
而红色尖叫恰恰附带着流量属性,在社交媒体平台上,有关红色尖叫等难喝饮料的帖子流量不俗,即便已经停产,但江湖上还是留下了其无尽的传说。
正所谓流量是最 好的溢价,尤其在信息碎片化、注意力稀缺的当下,如小米YU7的火爆,离不开流量层面的助推。
高知名度为产品赋予了超越其本身价值的溢价空间,消费者愿意为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支付更高的价格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停产反而是个优势。
黄牛们赚麻了的同时,网友们疑惑农夫山泉是否会重启红色尖叫,接住这泼天富贵。农夫山泉工作人员表示,至于“红色尖叫”是否会重新销售,需以实际销售情况为准。
万事俱备,只欠“复活”
红色尖叫的翻红,是曾经的生不逢时遇上了当下猎奇消费与怀旧情怀碰撞的“恰逢其时”。
最近一两年里,有关红色尖叫会“复刻”农夫山泉成功路的呼喊声一度很高。
把视角放大到整个功能饮料赛道就会发现其中的端倪:
养生大潮的万亿市场,让曾经失意的饮料们看到了希望。
据《2017-2022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,当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,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, 而18-35岁的年轻人群占比高达83.7%。
而升级后的红色尖叫除了含有电解质、膳食纤维、维生素等成分外,还特别添加了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的人参粉,在养生营养这一块要素拉满。
巧合的是,红色尖叫设计之初就是以白领、上班族、脑力工作者为目标客群的。
正值当下脆皮打工人从玩梗转向现实,这些元素看似都为红色尖叫的完全“复活”提供了充足的土壤。
何况自家的另一款产品东方树叶,已经提供了翻红的最 佳路径。
把时钟拨回2011年,彼时的饮料市场是糖分的天下,配料表中不带糖相当于自杀,东方树叶恰恰是头铁的那一个。
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,健康风潮的降临直接把东方树叶从泥潭里拽出,捧上了铁王座,其最近连续3年增长超90%,现占无糖茶市场50%以上份额。
当然了,东方树叶还不能高枕无忧,这些年无糖茶赛道卷成了麻花,品牌们纷纷推出自己的无糖茶产品,渴望抓住这个风口,东方树叶的优势正在缩小。
何况流量和营销已经铺好了路,俨然一副万事俱备,只欠“复活”的姿态。
当“难喝饮料”成为一种文化
难喝饮料得以翻红,除了市场风向的转变,还得归功于互联网文化的解构魅力。
这话怎么理解?
有没有发现,难喝饮料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,突破了味觉体验的单一维度,被赋予社交符号、情感载体、亚文化标识等多重意义,最终形成一套具有群体共识的互动规则与价值认同。
难喝在饮品圈或许是缺陷,但在社交媒体平台,这是可被讨论、传播、挑战的独特标签。
尤其伴随着各种挑战的涌现,“难喝”渐渐转化为成为一种社交货币,让喜欢的、不喜欢的,喝过的、没喝过的都对这款饮料来了兴趣,进而期待其能够重见天日。
其次,在网红饮品扎堆追求“高颜值、小清新、甜腻口”的当下,难喝饮料的流行暗藏一种亚文化的反叛:拒绝被标准化美味定义,用对怪味的接纳彰显个性。
这一点,折耳根方便面、榴莲味自热火锅等产品已经给出了答案,大胆尝鲜的年轻人会平等对待每一个敢于创新的品牌。
除了本次引起热议的红色尖叫,“Top榜”上另一位选手崂山白花蛇草水在很多人不知道的地方,同样熠熠生彩。
这款被戏称为生来挑战人类味蕾的饮料,一年可以爆卖56亿。
按照这个逻辑,榜单上另外两位格瓦斯、黑松沙士也不用着急,只需静候属于自己的主角时刻。
所谓大浪淘沙,留下的都是经典。
作为普通消费者,咱们当然希望记忆里的那一份味道能够复现,再回忆一下曾经的那个年代,多一种选择总归不是坏事。
就像红色尖叫重新出现在货架上,有人为了猎奇尝试,也有人专门找它,只为重温当年第 一次拧开瓶盖时那股 “说不清道不明” 的草本味 —— 那味道里藏着 2000 年代的夏天,藏着课间操后的满头大汗,藏着和同桌偷偷交换饮料时的窃笑。
商家愿意把这些老味道找回来,既是对市场的回应,也是给时光留了个出口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